生物多样性不是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包含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些基因,与它们与存活环境所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一般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术语,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概念。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与与此有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存活和进步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法加以保护。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1、土地作用与功效改变
土地作用与功效改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的最大直接驱动原因。主要包含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采矿、道路扩建、水电大坝与管线建设等。这类活动导致毁林、生境破碎化等,进而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和沿海土地借助变化包含沿海挤占生境、近海水产养殖、海水养殖、底拖网捕捞、陆上开荒、沿海城市扩张等。
2、生物资源过度借助
生物资源过度借助是一些物种成为珍贵濒危物种甚至灭绝或资源物种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盗猎和贸易直接将不少野生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过去50年中,鱼类和海商品过度借助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驱动原因。
3、污染
污染不只直接影响物种和群落结构,还可以通过污染生境,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海洋酸化带来的害处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尤甚。自1980年代以来,海洋塑料污染增加了10倍,至少影响到267个物种。
物种多样性是什么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类型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存活和进步的基础,它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只计算给定区域的不同物种数目。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在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是以一个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及它们的相对多度为衡量的指标,既包含群落中现存物种的数目,也包含物种的相对多度(即均度)。